
唐诗诗词鉴赏-《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》
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。
唐代:高适
嗟君此别意何如,驻马衔杯问谪居。
巫峡啼猿数行泪,衡阳归雁几封书。
青枫江上秋帆远,白帝城边古木疏。
圣代即今多雨露,暂时分手莫踌躇。
译文及注释
此次离别不知你们心绪何如,停住马饮酒询问被贬的去处。
巫峡猿猴悲啼令人伤心流泪,衡阳的归雁会为我捎来回书。
秋日青枫江上孤帆远,白帝城边黄叶飘零古木疏。
圣明朝代如今定会多施雨露,暂时分手希望你们不要踌躇。
注释
峡中:此指夔州巫山县(今属重庆)。
谪居:贬官的地方。
巫峡:地名,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。古民谣《巴东三峡歌》:“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泪沾裳。”
衡阳:地名,今属湖南。相传每年秋天,北方的南飞之雁,至衡阳的回雁峰,便折回北方。这是由长沙想到衡阳,意思要王少府至长沙后多写信来。
青枫江:地名,在花溪。秋帆:指秋风吹着小舟,送友人远去。
赏析
这是一首送别诗,同时也是一首边塞诗,同时送别两人,且两人均为遭贬而迁。
首联“嗟君此别意何如,驻马衔杯问谪居。”诗人首先抓住二人都是遭贬,都有满腹愁怨,而眼下又即将分别这一共同点,以深表关切的问句开始,表达了对李、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,以及对分别的惋惜。
嗟君此别意何如,驻马衔杯问谪居。诗中“驻马”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驻足在送别的位置,与友人商谈的场景;“衔杯”则表明两人是通过饮茶的方式来交流,而不是单纯的说好的。
巫峡啼猿数行泪,衡阳归雁几封书。“巫峡”一联中的“丙峡啼猿数行泪”,描绘了李少府贬楚而歌声凄厉、猿猴悲泣的场景,“衡阳归雁几封书”则表达了王二少府贬长沙后,回乡作赋的情景。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和民间活动的描写,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热爱和感慨。
上联“巫峡啼猿数行泪”,下联“衡阳归雁几封书”。两联在地点、环境、情感等方面都巧妙地相映成趣,既表现了两人分别的场景,又表达了他们在异域他乡共同的情谊。这种对称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美感,也为整首诗增添了深厚的情感内涵。
第三篇是原诗创作背景介绍,内容较少。在改写时,可能需要补充更多关于李、王二少府送别的具体细节或他们的生平事迹来丰富背景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