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蓦山溪·梅原文翻译及赏析1
蓦山溪·梅原文翻译及赏析1
[宋代]曹组洗妆真态,不作铅花御。竹外一枝斜,想佳人,天寒日暮。黄昏院落,无处著清香,风细细,雪垂垂,何况江头路。
月边疏影,梦到消魂处。梅子欲黄时,又须作,廉纤细雨。孤芳一世,供断有情愁,消瘦损,东阳也,试问花知否?
译文及注释:
《蓦山溪·梅》上片写梅花的高洁品格,下片抒发赏梅者的抑郁情感。末句作者以自己比作东阳守南朝梁沈约,与梅花、沈约并称,表现其孤芳自傲和自比飘逸洒脱之态。
注释:上片写梅花的高洁品格,下片抒发赏梅者的抑郁情感。末句作者以自己比作东阳守南朝梁沈约,与梅花、沈约并称,表现其孤芳自傲和自比飘逸洒脱之态。
赏析:这首咏梅词,上片写梅花品格之高洁,下片写赏梅者情怀之抑郁,是古诗词众多咏梅之作中的一篇佳作。开头“洗妆真态”一句,说明作者意在直接写梅,而不用铺排衬托。苏轼、李白等诗人的诗句“竹外一枝斜更好”与之呼应。“天寒翠袖薄,日暮倚修竹”描绘出梅花雪景图的意境。李攀龙的诗作也有类似用典,“白玉为骨冰为魂,耿耿独与参黄昏,其国色天香,方之佳人,幽趣何如?”末句作者将自己比作南朝宋大臣沈约,沈约曾为东阳太守参与萧衍代机密,并忧郁而死。作者以自己与梅花、沈约称谓,表现孤芳一气、自比飘逸洒脱之态。
词笔生动,末句“我深情地询问梅花”自然流畅,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欣赏。
蓦山溪·梅原文翻译及赏析2
[宋代]曹组竹外一枝斜,想佳人,天寒日暮。
月边疏影,梦到消魂处。梅子欲黄时,又须作,廉纤细雨。
孤芳一世,供断有情愁,消瘦损,东阳也,试问花知否?
译文及注释:
《蓦山溪·梅》上片写梅花的高洁品格,下片抒发赏梅者的抑郁情感。末句作者以自己比作东阳守南朝梁沈约,与梅花、沈约并称,表现其孤芳自傲和自比飘逸洒脱之态。
注释:上片写梅花的高洁品格,下片抒发赏梅者的抑郁情感。末句作者以自己比作东阳守南朝梁沈约,与梅花、沈约并称,表现其孤芳自傲和自比飘逸洒脱之态。
赏析:这首咏梅词,上片写梅花品格之高洁,下片写赏梅者情怀之抑郁,是古诗词众多咏梅之作中的一篇佳作。开头“洗妆真态”一句,说明作者意在直接写梅,而不用铺排衬托。苏轼、李白等诗人的诗句“竹外一枝斜更好”与之呼应。“天寒翠袖薄,日暮倚修竹”描绘出梅花雪景图的意境。李攀龙的诗作也有类似用典,“白玉为骨冰为魂,耿耿独与参黄昏,其国色天香,方之佳人,幽趣何如?”末句作者以自己比作南朝宋大臣沈约,沈约曾为东阳太守参与萧衍代机密,并忧郁而死。作者以自己与梅花、沈约称谓,表现孤芳一气、自比飘逸洒脱之态。
词笔生动,末句“我深情地询问梅花”自然流畅,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欣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