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以下是针对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《玲玲的画》这一课的具体教学分析:
一、教学目标
- 认识并正确书写“玲”等8个生字及“楼梯”、“脑筋”两个词语。
- 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体会文中的情感表达。
- 通过阅读和讨论,理解并感悟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的事情,学会用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。
二、教学重点与难点
- 识字目标:通过分组游戏“蜜蜂采蜜”、“帮小蜜蜂找家”,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字。
- 朗读与 comprehension:理解文中的起因、经过和结果,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。
- 写字能力提升:指导学生练习“糟”、“楼梯”等字的书写。
三、教学流程
第一课时:初识玲玲故事(板题)
- 谈话激趣:
- 带出主题:“今天又来了一个新的朋友,她叫玲玲,她也在学习写文章呢!让我们一起了解她的小故事。”
- 对话平台引入:
- 画面出现:两幅画的不同之处。
- 问题:哪一幅画更好?
- 互动识字:
- 自主分组,互读、互听,尝试识字。
- 组织交流,总结本课的生字。
- 指读与理解:
- 教师引导思考文中的起因(弄墨)、经过(小花狗)、结果(得奖)。
- 朗读与感悟:
- 分组朗读,讨论感受:文章从哪里到哪里,人物的情感变化如何。
第二课时:认识生字“糟”、“楼”
- 自主学习与互动:
- 组织分组游戏“帮小蜜蜂找家”,巩固“楼”的形状。
- 小组合作练习:
- 师生互动,互相检验写字的正确性。
- 书写指导:
- 强调“糟”、“楼”等字的结构和笔画特点。
- 分组展示与评价:
- 学生分组展示“糟”、“楼”等字,教师进行点评。
第三课时:写字巩固
- 准备练习:
- 组织学生反复书写“ SOS、玲、狗、糟、楼梯”,并互相互改。
- 小组互动与游戏活动:
- 集体开展“蜜蜂采蜜”、“帮小蜜蜂找家”等游戏,活跃课堂气氛。
- 拓展练习:
- 师生共同完成“玲玲的画”的阅读理解。
四、教学反思
- 互动性与趣味性:通过游戏活动(如“帮小蜜蜂找家”)增加课堂趣味性,活跃学生参与。
- 字形书写指导:教师在分组练习时重点讲解关键笔画的书写方式,帮助学生巩固正确书写。
- 情感表达理解:通过朗读和讨论,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,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。
五、拓展与延伸
- 拓展活动:
- 老师可以将故事讲给家长听,并请他们讲述类似的故事。鼓励学生思考其他生活中的小事,学会用积极态度解决问题。
- 综合练习:
- 组织学生进行“心灵日记本”活动,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的事情并解决。
总结
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设计,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玲玲故事,并掌握识字、朗读和书写能力。同时,通过互动游戏和拓展活动,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,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生活中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