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块奶酪》教学设计 篇3
教学目标:
- 认识并正确读出“宣、诱”等10个生字,能熟练多音字“处、稍”的发音与写法。
- 能根据课文内容,理解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奶酪这一情节,并感受其中的情感。
- 培养学生观察、想象和合作交流的能力。
教学重点:
- 理解“宣、诱”等生字及多音字“处、稍”的发音与写法。
- 通过分角色表演等活动,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。
- 结合课文内容,感受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奶酪的艰辛与快乐。
教学难点:
- 理解蚂蚁队长如何以身作则、严于律己的精神。
- 认识蚂蚁们干劲更足的原因,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阐述。
教学流程:
一、谈话导入
活动一:设疑激趣 - 教师引导: - 毕业生在成长过程中,遇到过哪些类似的故事呢?比如《狐狸分奶酪》。 - 其实,奶酪的味道确实非常诱人,所以小蚂蚁们想吃掉它。那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?
活动二:引入新课 - 教师引导: - 这就是《块奶酪》,讲述了一位“长”(蚂蚁队长)带领蚂蚁们搬运一块大奶酪的故事。 - 老师希望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,感受奶酪的美味与香气,以及蚂蚁们如何为团队贡献力量。
二、初读课文
活动三:整体感知 - 教师引导: - 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小说,讲述了一位“长”带领蚂蚁们搬运大块奶酪的故事。 - 灵活的蚂蚁队长不仅以身作则,还通过一系列考验,让蚂蚁们干劲更足。
活动四:分组讨论 - 学生参与: - 小组成员合作,讨论以下问题: 1. 这本书中哪些部分让我感到有趣或感动? 2. 蚂蚁队长如何带领蚂蚁们搬运奶酪?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? 3. 章节的高潮是什么?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?
三、深入理解与评价
活动五:分角色表演 - 教师引导: - 这个故事非常经典,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进行“块奶酪”比赛(即分组搬运任务),并互相展示自己的表现。 - 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,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。
活动六:评价思考 - 学生参与: - 小组成员根据讨论问题撰写读书报告,说明书中自己的理解与感悟。 - 教师通过小组汇报的方式进行评价,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。
四、作业设计
- 角色扮演(改写成小话剧)
-
每人编一个不同角色的蚂蚁,分别扮演队长和搬运工。
-
复述故事
-
用一句话复述《块奶酪》的故事内容,包括主角们的任务和过程。
-
阅读与思考
- 阅读《格林童话》,寻找其他类似的故事,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阐述它们的精神内涵。
板书设计
``` 块奶酪
| 班长 | 干劲更足 | |------|----------| | 蚂蚁队长 | 严于律己,一视同仁 |
| 套运任务 | |------------| | 共同协作 任务完成度越高越好 | ```
蚂蚁队长的道德启示
蚂蚁队长带领蚂蚁们搬运粮食时,遇到了一块令人不快的奶酪渣。他以身作则,在同学们面前摆出命令状式,要求大家向后转头、齐步行走,并且表示要关爱弱小。当一只蚂蚁从四面八方探亲而来,却发现蚂蚁队长在 instruct 同学们的时候还在偷看奶酪渣时,蚂蚁队长果断地说:"注意啦,全体都有!稍息!立正!向后——转!齐步——走!"这个指令让同学们心甘情愿地跟随了。
情感的共鸣是故事最动人之处。当蚂蚁们看到那小块奶酪,它们不自觉地将注意力投射到那块被 they 切割的小渣上。这是蚂蚁队长以身作则的典范——他不仅以自己的行为为榜样,更以自身的行动来影响他人。
虽然故事中的蚂蚁们最终得到了奶酪渣,但这个过程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蚂蚁精神:以身作则、关爱弱小是任何群体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。当同学们在同学面前展现 individually 的勇敢与善良,蚂蚁队长的示范作用更是让他们看到了一个集体的力量。
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中的伟大。蚂蚁的团队不正是像蚂蚁队长一样,用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为整个队伍树立榜样,用行动诠释了道德与责任吗?是的,就是这样。那些在同学面前展现 individually 的勇敢与善良,恰恰是蚂蚁精神最深刻的表现;而蚂蚁队长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,更是为每个群体树立了一个榜样。
现代社会中,我们更需要这种精神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以自己为中心,用自己的方式影响他人、关爱弱小。正如故事中的蚂蚁队长所说:"不要过分地醉心于放任自由,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,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。——克雷洛夫"。
蚂蚁的故事告诉我们:只要我们以身作则,关爱他人,这个世界就会更加美好。蚂蚁队长的示范作用,正是在无声的教育中,让每一个同学都懂得了什么是责任,什么是关爱。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,蚂蚁精神将继续激励着我们,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姿态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困难。
感谢我们的老师,感谢大家在学习过程中给予我们帮助与支持。希望你们能明白:只有以身作则、关爱弱小,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;只有在集体中展现 individually 的勇敢与善良,才能让整个群体绽放出璀璨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