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记忆中的李清照》优秀作文
“蹴罢秋千,起来慵整纤纤手。” (《点绛唇》) 李清照记忆中的易安形象,在我的心中悄然升起。她的生气、豪放,以及那身的才气,令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贪恋上了她与她的词。“露浓花瘦,薄汗轻衣透。” (《点绛唇》) 这首词里,李清照的身影愈发清晰,仿佛是千年前的一个无邪活泼、自由开朗的形象闯入了我的内心。
她可能也是因为我父亲李格非的影响才塑造出来的。自幼被优越的教育所约束,她早早就学文,通乐律,在诗词中也成就了不朽的水平。“常记溪亭日暮,陶醉不知归路。” (《如梦令》) 她的人生轨迹与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交织在一起。
而她的词中,充满的是好女子们生存情趣的词。她的人同样像那些文雅、灵性、令人避谈的人物。“争渡,争渡,惊起一滩鸥鹭。” (《如梦令》) 她的高人一等,让她与懂她惜她之人——赵明诚相遇。
她用黄花来比人瘦,用人瘦讲相思的煎熬。而她的词中,充满了相思的煎熬。“花自飘荡水自流。” (《一剪梅》) 她的人们在两处闲愁之间徘徊,而这个过程就像一曲相思的离别。
然而,这并非是易安的全部。“莫道不消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” (《醉花阴》) 李清照在词中表达了对她的不舍与无奈。她或许无法陪伴易安到永远,但她的文字却依然像是一缕阳光,照亮了她的词境。
她与赵明诚的关系,则是千百年来一个永恒的主题。“风住尘香花已尽,日晚倦梳头。” (《武陵春》) 李清照在词中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担忧。而那句“国破家亡,孤雁南飞”则让读者不禁思考:她是否也是那个时代的易安?
在李清照的记忆中,这个形象是永远不向难题低头的。她像一个无邪活泼、自由开朗的人,将那句“飞来红荷未落花自落”留在了心中,仿佛永远不会消逝。这让我想起那些曾经被生活打碎的人们,在词里依然保持着对美好时光的记忆。
总的来说,《记忆中的李清照》不仅是一个关于易安的故事,更是一首跨越时空的赞歌。李清照用文字记录下了一个时代的灵魂,诉说着一个永恒的主题:永远不向难题低头,永远与自己相知。